艺术教育

沈从文

  一个对“艺术”有兴味,同时对“艺术教育”还怀了一点希望的人,必时常碰着两件觉得怪难受的事情,其一是在街头散步,一见触目那些新式店面“美术化”的招牌,其一是随意遛进什么南纸店,整整齐齐放在玻璃橱里的“美术化”文具。见到这个不能不发生感慨,以为当前所谓“美术化”的东西,实在太不美,当前制作这些“美术化”玩意儿的人物,也实在太不懂美了。即小见大,举一反三,我们就明白中国艺术教育是个什么东西,高等艺术教育有了些什么成绩。且可明白中学生和多数市民,在艺术方面所受的熏陶,通常具有一种什么观念。因为有资格给照相馆或咖啡馆商店作门面装饰设计、市招设计的,照例是艺术专门学校的毕业生,新式文具设计也多是这种人物,享用这些艺术品而获“无言之教”的,却是那个“大众”。这人若知道这些艺术家,不仅仅只是从各种企业里已渐渐获有地位,而且大部分出了专科学校的大门,即迈入各地中学校的大门,作为人之师,来教育中学生“什么是艺术”,他会觉得情形真是凄惨而可怕。

  这自然是事实,无可奈何的事实。可不能责怪学艺术的人。应负责的还是历届最高教育当局,对艺术教育太不认真。

  虽有那么一个学校,却从不希望他成个象样的学校。这类学校的设立,与其说是为“教育”,不如说是为“点缀”。没有所谓艺术教育还好办,因为属于纯艺术比较少数人能欣赏的,各有它习惯的师承,从事者必具有兴味而又秉有坚苦卓绝之意志,辅以严格的训练,方能有所成就。植根厚,造诣深,成就当然特别大。想独辟蹊径不容易,少数能够继往开来独走新路的,作品必站得住,不是侥幸可致。谁想挟政治势力,或因缘时会,滥竽充数,终归淘汰。属于工业艺术的,也各有它习惯的师承,技巧的获得,必有所本。这种人虽缺少普遍的理解,难于融会贯通,然专精独长,作品也必站得住,不是一蹴可至。到模仿外来新的成为不可免的问题时,他们有眼睛会如何来模仿。一到艺术成为“教育”,三年满师,便得自立门户,这一来可真糟了。

  由于教育当局对艺术教育缺少认识,历来私立艺术专门学校,既不曾好好注意监督过,国立的又只近于敷衍,南来一个,北来一个。(或因人而设,在普通大学里又来一系。)有了学校必需校长,就随便委聘一个校长。校长聘定以后,除每年共总花个三四十万块钱,就不闻不问,只等候学校把学生毕业文凭送部盖印,打发学生高升了事。这种艺术教育,想得良好效果当然不可能。这种“提倡”艺术,事实上当然适得其反。原有的无从保存,新来的不三不四。艺术学校等于虚设,中学校图画课等于虚设,因为两者都近于徒然浪费国家金钱,浪费个人生命。

  当局的“教育”如此,再加上革命成功后党国名流的附庸风雅,二三狡黠艺术家的自作风气,或凭政治势力,或用新闻政策,煽扬标榜,无所不至。人人避难就易,到处见到草率和急就,粗窳丑陋一变而成为创作的主流。学艺术玩艺术的人越来越多,为的是它比学别的更容易。因之“艺术家”增多,派别也增多,只是真的够称为宏伟制作的艺术品,却已成为一个毫无意义的名词了。

  当前的教育当局,如果还愿意尽一点责,就必需赶快想法来制止或补救。纵不能作通盘打算,至少也得对现有的艺术教育,重新有种考虑,有个办法。

  在街上见到的东西使人难受,想起中学校的图画觉得凄惨,如果我们到什么艺术学校去参观一下,才真叫作难受凄惨!私立学校设备的简陋不用说了。就拿堂堂北京国立美术专门学校说吧,成立了十多年,到如今不特连一座学生寄宿舍没有,据说招生若过三百人,连教室还不够用。问问经费,每月法币一万元。看看图书室的收藏书籍和图片,找找这样,没有,找找那样,也没有。再看看上课情形,倘若无意中我们走进去的那间教室是教“国画”的,眼看着那一群“受业”对着“老师”的画稿临摹时,真令人哭笑不得。下课钟响后,我们还不妨在院中拉着一个学生,问一问在这里除临摹以外还看了多少画,听了多少教益,且翻翻他们的讲义看看,结果会叹一口长气。他们即或想多学一点,跟谁去学?从何学起?学校虽给他们请了许多知名之士来作教授,却不曾预备一个能够让那些教授自我教育提高水平的图书室。不管是中国画系,西洋画系,图案系,雕塑系,作学生的想多得到一点知识,学校既不给他何种机会,教授当然也难给他何种机会。问问能不能到几个收藏古画古器物机关,如故宫、古物陈列所一类地方去观摹的特别方便,不成。问问他们能不能到几个聚集图片比较丰富的文化学术机关,如北平图书馆、北平研究院一类地方去观摹的特别便利,也不成。学画的学校就教他们学画,此外无事。杭州的西湖艺专稍好一点,几年来人事上少更动是原因之一。但就个人几年前得来的印象,还是觉得学校对学生教育尚注意,对教授的提高,去理想实在还远。教授对自己的进步要求,不够认真。问题自然是经费和人材,两不够用。

  且就图案画来说,一个专家,学校能聘请他,他又有兴趣作人之师,假若他从事于此道又将近十年,对这方面有热烈求知的趣味,至少会有如下的小小储蓄:一千种花纸样子,一千种花布样子,一千种锦缎样子,一千种金石花纹图片,一千种雕玉图片,一千种陶瓷砖瓦形体和花纹图片,一千种镂空、浮雕、半浮雕或立体器物花纹图片,一千种刺绣、缂丝、地毯、窗帘图片,一千种具有民间风俗性的版图画片,一千种具有历史或种族性艺术图片。如今对于这种轻而易举本国材料有系统的收集,不特个人无望,便是求之于学校收藏室也不可得,其余就可想而知了。

  笔者深望最高教育当局,对此后中国艺术教育,应当重新有种认识,如年来对于体育教育之认识,而加以重视。政府如以为这种学校不必办,就干脆撤销,一年反可以省出一点钱作别的用途。如以为必需办,就总得把它办得象个学校。

  目前即或不能够添设高级艺术学校,至少也得就原有几个艺术学校,增加相当经常费用,力图整顿。更必需筹划一笔款项,作为学校应有建设与补充图书费用。此外对于由各种庚款成立的文化团体,每年派遣留学生出外就学事,且应当有一二名额,留作学艺术的学生与艺专教授出国参考的机会。更应当组织一专门委员会,对于某种既不入中学校教书,又不在大学校教书,锲而不舍从事研究,对社会特有贡献的艺术家,给以经济上的帮助和精神鼓励,且对他工作给以种种方便,兼作全国艺术教育的设计,改进中小学的艺术教育。换言之,也就是从消极的敷衍的不生不死的艺术教育,变成积极的有希望求进步的艺术教育。如此一来,虽去不掉当前一切丑化,还可制止这种丑化的扩大,留下一点光明希望于未来。若再继续放任下去,那就真是教育当局的糊涂,把“堕落这个民族精神”当成一句白话,目前在筹备的全国艺展,也不过是一个应景凑趣玩意儿了。

  一九三七年一月七日